商人入中”。
这里的商人入中竟占了全部物资的近92%,足见官府对商人依赖到了何种程度。
而真正有能力从事大规模入中并攫占虚估利润的还是豪商巨贾。
当时的宰相王安石就一针见血地指出:“小贾不能入中,惟左大贾能之。惟大贾始能则边籴之权制于大贾,此所以籴价常高而官重费也。”
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当宋政府在入中和茶利两者之间陷入熊掌和鱼不可兼得的两难境地之时,只能一步步地向豪商巨贾对茶利的巧取豪夺做出退让。
这自然而然也就成了宋政府既迫不得已,又势所必然的选择。
在川陕榷茶期间,由于官营范围的扩大,更重要的由于宋政府摆脱了在入中问题上对商人的依赖,争夺茶利的主动权才真正转移到了官府手中。
不过需要说明的话,这种主动权向官府手中的转移,并不意味着商人与官府之间就只有矛盾斗争,没有勾结利用了。
相反,双方不仅密切勾结,而且还合伙对茶叶生产者进行更加严重的欺诈敲剥以及更加残酷压榨。
如四川茶法规定官府向商人售茶时必须取息三分,于是“客旅并牙子等,为见榷茶不许衷私买卖,一向邀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