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唐朝的歌,也是够有创意的。
忻玉琨就是在这种氛围中,来到绣春刀的。
天知道他到底做了多少挣扎。
他高中就辍学了,一心以电影为目标,可是没考试北电,也没拍上电影。
在剧组打了几年杂之后,终于呕心沥血写出了《殡棺》,可投了十几家影视公司之后,依旧没有得到回音。
没有过多的自怨自艾,他很快就去找了新的工作:在一家编剧公司写剧本,拿着保底工资和提成,代价是创作出来的本子,他不再有署名权。
可就在他办理入职手续的时候,命运和他开了个玩笑,他接到了一个男人的电话。
那个男人在电话里兴奋地喊出来,卧槽,你是一个天才,你写的剧本特么太棒了,赶快过来我们好好谈一谈。
他很想骂一句,去尼玛的天才,劳资都放弃了,你还来撩拨我。
但到底还是有些不甘心。
就如他在剧本里写的那句话:巧合皆是宿命,偶然亦是必然。
他最终还是照着电话里留的地址,找到了这家烟袋斜街尽头的绣春刀。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伴随着公鸭嗓般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