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感受到敌意的第一个人,拾荒老人将其带回了家。
一个又脏又臭的棚户区。
老人喂它喝了一些米糊糊,又将其放在火边,这才保住了它一条命,活过来的它对人又有了重新的认识。
之后东瀛的街头上就出现了一个画面,一个拾荒老人背着一个竹篓,手拿铁钩辗转于各大垃圾场,而竹篓中则是坐着一只碧绿色的猴子。
猴子很聪明,跟着老人没几天后就学会了如何分类垃圾,哪些对老人有用,哪些没用。
因此每次老人生病了躺在家里,没吃的时候,猴子都会在夜间偷偷出去捡垃圾,或者是跑到大户人家的厨房里偷一些吃的,甚至是跑到医馆里偷药。
老人把猴子当儿子养。
猴子不知道自己对老人是一份怎样的感情,救命恩人同类父亲它都不知道,只知道老人对自己好。
有一天老人生了大病,眼看日渐消瘦,猴子听前来看病的医生说需要一味极其珍贵的药材,这种药材只有县里才有。
于是猴子半夜便偷偷往县里赶,凭着记忆它好不容易赶到县城偷到药材后,回到老人家里的时候却发现老人不见了。
听邻居说,原来是老人许久不见的儿子听说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