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可以完美的解决字的读音问题。
这是开创了一个先河,完成了文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式的壮举!
凡是参与编纂字典的人,必将名垂千古。
而总纂官,更是要流芳后世!
文人重名!
别说是像孔颖达等硕儒,就连房玄龄、杜如晦等名相都蠢蠢欲动。
当然了,他们也知道,他们政务繁重,根本不可能参与编纂,只能遗憾地错过这次机遇。
孔颖达一马当先,当仁不让,率先说道:“皇上,老臣不才,愿意领总纂官一职,老臣愿不辞劳苦呕心沥血,一定会把大唐字典编纂好。”
姚思 廉也不甘人后,随即说道:“皇上,微臣也愿担此重任!”
虞世南、褚遂良、萧瑀等人,不甘人后地全都站了出来。
这等盛事,但凡是个文人,他们又怎么肯错过呢?
最终,李世民钦点了孔颖达为总编纂,副编纂为虞世南、姚思 廉、萧瑀、褚遂良、于志宁、张玄素六人。
剩下的纂修、催纂、编写等,估计还需要几百人的队伍。
不过这些人,就交给总编纂还有副编纂等人来完成就可以了。
当朝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