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上官仪是真的不把自己当外人了。
李愔不由问道:“上官公子,你可有住处?如果没有的话,不妨住进我王府里面。我王府之内,有数千藏书,可供上官公子随意观看。”
在古代,可不比现代有这么好的条件,想看什么书,随时都能买到,甚至在网上就能在线阅读。
在哪个时代,想借书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数千藏书,对哪个时代的书生的诱惑力,堪比大宝剑。
并且李愔又说了一句话:“上官公子,如果需要的话,本王还可以帮你引荐一下主考官。”
唐朝的科举制度继承自隋朝,还并不完善。
当时的考试,不糊名,改卷人可以看到考生的名字。
因此,这里面暗箱操控的地方很多。
有很多考生,会在考试之前,拿着自己的诗作去拜见主考官。
如果主考官喜欢你的诗作,那么成了,这一科,你十有八九会高中。
所以,当时流行一种说法,功夫在场外。
比方说,唐朝有一首非常出名的诗《近试上张水部》,就是诗人朱庆馀在考进士科之前,写给主考官张籍的行卷诗。
这首诗是这么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