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摇身一变,成为了中国电影界“持不同政见者”,反而开始在国际上扬名……
在这件事情上,‘官方’和‘第六代’两帮人都特么不是东西。
大致相当顽固的更年期撞上异己分子的中二症!
对于第五代,吴孝祖是很欢迎。不论是老谋子还是凯哥,他们电影中虽然对焦了弱势群体,但是却没有一味的媚俗。
第六代……不提也罢。
如今,吴孝祖把第六代的路给走了,他从南特三大洲电影节带着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的殊荣而来,然后又在戛纳新人的“导演双周单元”、“一种关注单元”崭露头角。
在一定程度上,人家吴导演可是文艺战线上的文艺先锋!算得上是根正苗红的戛纳嫡系!
当然,嫡系只是一个基础,至于获不获奖,还要看评委的喜好。
所以后世有人说戛纳是“人情关系奖”,也不是没有根由。在这一方面,吴孝祖也是吃亏不少。或者说,华语电影都很吃亏。
《红高粱》很伟大就伟大在这里!
不过,此时,这部电影在国内因为“意识形态”问题在受到争议。
很多人认为这部电影是“诋毁祖国,诋毁社会主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