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这个窟窿?”
苏素胸有成竹,道:
“一方天地从成形,到孕育文明,期间经历漫长岁月,自然有独到之处,人文结晶、饮食地理、人物风貌等等,类似于诗歌、音乐都很有价值。”
“当然这些对丰富文明底蕴很有作用,于我等只能当做丰富阅历的一种历练,真正的着力点在于本源。”
“所谓天地本源,并非值得具体的某事物,而是散入在方方面面之中,运行在万物事理间的玄而上之源泉,乃是天地赖以维持的根本,了解了本源为何物这一点之后,就可以着手搜集了。”
苏素对所谓天地本源的探索与思 考,已经不是朝夕之功,甚至暗自比对了碧落乾天,总结了一些相对靠谱的经验:
“尽管每一方天地,这种本源的运行形式未必相同,但大同小异,本源必然是散入无形,混合在万物之中,小到一草一木,大到日月星宿,都在其中。”
“这本源之气,就是天地之元,失此气则死,存此气则生。”
“万物得此气则生,失此气则死,这本源散化为亿万气机,运行在天地之间,并非隐遁,而是明晃晃地摆在那里,维系着每一方天地的道则。”
“换言之,哪怕是再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