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尺,有胆知兵,善左右射。自按辽即持守边议,至是主守御益坚。然性刚负气,好谩骂,不为人下,物情以故不甚附。”
此评价,甚为形象。也就是说,熊廷弼的脾气不太好,有才之人大抵如此,遇事特别容易激动,也因此得罪不少人。
当然,有些人是无意中得罪的。
比如给事中姚宗文,仅仅是熊廷弼没有替他在补缺的时候求情,而结下了梁子。
熹宗初立之时,有人“劾廷弼无谋者八、欺君者三”,也有人说他经略辽东失职。熊廷弼的反应是什么呢?《熊廷弼传》说“廷弼愤,抗疏极辨,且求罢”,“廷弼益愤,再疏自明”,甚至公开“惯纱帽”。
说到激动的时候,“抗疏辨,语颇愤激”,即使皇帝在场,他也从不忌讳。
但凡有人弹劾,熊廷弼总是要抗辩上疏一番的。
任何批评,他都不能坦然地存在肚子里。
因此,给满朝大臣留下他根本听不进任何意见的深刻印象。
熊廷弼“褊浅刚愎,有触必发,盛气相加,朝士多厌恶之”。
万历皇帝在,可以包容他。
换了熹宗皇帝,自然就会看着极其不爽了。
熊廷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