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颇有不同之意,闻言当胸便是一矛搠至,暴喝道:“果然是黄巾贼,受死!”
他这一矛搠出时,胯下的乌骓马亦同时加速前冲,人马之力合一,一身绝对已经臻达内景之境巅峰的强横力量尽都灌注在这一矛之中,搠出的蛇矛凭空生出一股矛出无回的惨烈气势,偏偏那长达四尺的蛇形矛刃又微微震颤,令人难以捕捉它真正的去向。简简单单的一矛,却糅合了刚正浩大与阴柔奇诡两种截然相反的风格,即使是如今的禹天来,面对此招也颇有种眼前一亮、见猎心喜的感觉。
“好矛法,只可惜这一矛之中的刚与柔之间仍有隔阂,并未达到真正浑然如一的境界,尚算不得不破之招。”
禹天来悠悠然说出这段评语,古怪的是他在对方出矛时开口说话,等到整段话说完,那迅捷凌厉的一矛仍未刺到身前。这快与慢之间极大矛盾,实在令人难以捉摸。
重达二百四十斤的“不工剑”以缠绞之势轻柔刺出,柔和如水坚韧如丝的剑气自剑锋透出,随着长剑的缠绞之势丝丝缕缕地缠绕在丈八蛇矛的矛刃与前半段矛身之上,一层层地剥离消融矛中蕴含的,刚猛之力与无回之势。
随着那蛇矛锋芒逐渐消减,“不工剑”缠绞的半圈子愈收愈窄,最后终于化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