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苏联日后雄霸大洋的资本。
有促进的,自然也有很多在苏联专家看来“毫无价值”的东西,比如说德国坦克上的汽油机,以及全电力驱动系统,在苏联专家眼中就是毫无实战意义的花架子;再比如说德国的150榴弹炮,较之苏联大批量装备的152加农炮就差得很远。
也正因为如此,有很多德国技术便被苏联人丢到一边,用总后首长的话说叫做“闲置”,可科罗廖夫却知道,对这些用不着的技术那里是什么闲置,简直就像扔垃圾一样,胡乱的堆在哪里任其自生自灭。
所以将这些在苏联国内当垃圾一般的技术和设备转给中国,对苏联来说并不是不能接受,毕竟经过战后的五年苏联工业特别是军工领域发展很快,很多方面的技术早已远远超过二战时期的德国。
因此输出低端的技术设备对苏联来说并不存在什么动摇根本的障碍,更何况总后首长说得没错,中国可是亚洲红色革命的支柱,若是能将其扶持起来,对苏联的革命输出和争霸全球也有很大的裨益。
科罗廖夫能做到现在这个位置,自然是心灵通透之人,脑袋只是稍稍一转,便将其中的利弊得失想了个明明白白,不过他却没有立即答应,因为他还觉得不够,尽管付出的可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