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独特的锅盖型炮塔,可不是苏联军工专家们凭空臆测的形状,而是综合二战期间无数的装甲实战经验方才整合出这么一个防护性极佳的独特形状。
可也正因为如此,方才成了rpg—2v2的末日,没办法,t—54半圆形的炮塔装甲其设计初衷本就是为了增加来袭弹药的跳弹率,再加上80颇具流线型的光滑圆头,如此相交之下所生成的跳弹率也就可想而知了。
反观中国的二号无坐力火炮,早在研制之初时,甚至未来坦克发展方向的柏毅便将防滑帽的设计融入到配套的85破甲弹当中,并为此在引信的设计上大胆的使用酚醛树脂(即塑料)做部件。
与此同时在保险、弹簧、击针雷管传导等结构进行优化,令整个引信的性能优于苏联80火箭弹配备的机械式瞬发碰炸引信,如此再配合双基推进剂、高性能聚能炸药、以及冶炼精纯的紫铜药罩。
这才造就85破甲弹,冲得过去,粘得紧凑,爆得迅速,杀得有力!
当然若是一般情况下,哪怕85破甲弹在逆天,也不可能将解除武装,作为靶车的t—54坦克打得如此凄惨,关键是苏联人太托大了,根本没想到作为苏军装甲主力的新式坦克,能被不起眼的单兵火箭筒给击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