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就能采用类似汽车厂的合资模式。”
“哦?”荆建的话让潘采夫他们大感意外。潘采夫连忙追问,“能否说说您的想法?”
荆建微笑着点点头:“其实我们两国的情况很类似,国家负担太重,导致投资不足,满足人民享受的商品太少。或者可以换种说法,相比较西方的人民,我们中苏的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因此我们最急需的应该是对症下药,首先缓解人民的不满,并且在经济利益上获得一定的利益。”
荆建的话引起了潘采夫的兴趣。他连忙问道:“该怎么对症下药呢?”
“首先就是要让那些生产不足的厂家生产起来。而我们中国急需那些工业品,你们恰好能满足产量,先解燃眉之急。实际上,真的设备技术等出口,等那些工厂在中国建设好了,那也是几年之后的事,对目前的情况并没有多少助益。”
潘采夫等人不约而同的点了点头,这说法比较实际,而且能立竿见影的见到效果。就是荆建的底线还需要试探,于是另一位陪同的工作人员插话道:“布兰布尔先生,那您是想一直延续这样的工业品出口贸易吗?”
“不不。”荆建笑着摇摇头,“并非是我对那些工厂没兴趣,而是我个人能力有限,现阶段只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