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新继续问道。他其实最担心的是这点,因为中国产汽车确实在海外毫无市场。
“这点可以浮动。但原先那六万辆整车配件的进口配额需要提高。我们计划外的生产数量同意我们的自由选择。可以选择海外销售,也可以选择国内市场,不受出口比例的限制。”
由于工厂的规模是有限制性的,就算拼命的加班加点,也绝无可能产量一下子提高太多。因此这样的条件应该不算什么。然而赵新并不知道,荆建的目的其实就是这个。整车配件的进口?以零配件状态下的进口时进口,仅仅拆掉四个轮胎的进口同样是“零配件进口”,总有花样可以玩。于是从东欧、苏联获得的白菜价卡车和零配件就有了用武之地,而那个装轮胎的“产量”?你说能提高到多么夸张的数目吧?
至于每年超过半数的出口?那已经是小问题。等到一期完成后,那也只有几千辆,就凭着标准物流,已经能够轻轻松松的消化。另外,当年那些个合资厂其实就没一个能完成这出口比例,后来不都是在讨价还价,事实上全部在中国销售吗?他们能违反,凭什么荆建就不能违反呢?
赵新点点头,明白了荆建的意思,他认为这条件并不算过分。随后赵新问到最大的难点重点:“荆先生,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