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像萧白,又像温青,同时兼具两位爱徒的优点,荀子这份评价,可以说是相当之高。
从杨峥身上,他甚至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话说到这份上,萧白已然知晓,老师决意收杨峥为徒。跟先前不同,这时他不再排斥杨峥,反而隐隐感到喜悦。
新来的小师弟夹在他和温青中间,谁都像,又谁都不像,不偏不倚,这样最好不过,免得因为多一人介入,师徒间的平衡被打破。
他站起身,说道:“老师,在您收徒之前,我得先跟杨峥赔罪才行。”
这句话别有深意,是在暗示荀子,他愿意承担刁难杨峥的过失,就当是他自作主张,替老师背这口黑锅。如此一来,杨峥就不会迁怒于荀子。
荀子笑了笑,难得老二有这份心意,“你就别再露面了,我自有分寸。杨峥的火候拿捏得很准,你若是跟我一起去,场面只会尴尬。”
萧白沉声道:“既然如此,我先回去,替小师弟处置外面那群小兔崽子。”
说罢,他迈步走出屋外,俯瞰着楼下的淳于琼等人,寒声道:“连写五十六笔,足以证明杨峥的天赋。不必再审了,你们随我回学宫!”
他瞥杨峥一眼,负手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