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和尊重弟子的个性,而非强行改变他们。
因材施教,不强加于人,这是大智慧。
就像在历史上,荀子博览众长,摒弃门户之见,虽是师承儒家,却又吸收法家和道家等思 想,融为一体,栽培出韩非和李斯这两名法家弟子。
能有这种眼界的人,绝对配得上一个“圣”字。
荀子听到这番赞美,心里说不出的舒坦,亲切地道:“这么说,你非要当荀圣的门徒不可?”
杨峥点头,甭管以后怎样,他总不能随便拜一个路人甲为师。
荀子站起来,满面春风,“既然这样,那我就不勉强你了。咱们有缘再见吧!”
说着,他从袖里取出一个玉瓶,丢在桌上,然后晃晃悠悠,哼着小调走出房间。
他改主意了。如果现在表明身份,这就是他请求杨峥拜师,处于被动地位。杨峥状态很差,当场知情后,万一恼怒反悔,他就失算了。
反正杨峥有意拜他为师,鸭子已经煮在锅里,又飞不了,那就等学宫开试后,在正式的拜师场合下再见吧。到时候,他有面子,杨峥也风光,两全其美。
对年轻人来说,多一些历练,不是坏事。
荀子乐呵呵地走下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