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
特别是文中那段让不少老书虫津津乐道的,对南北盗墓流派的描写。
什么南派擅长洛阳铲,凭借鼻子就能够断定深浅朝代,而北派精于陵墓位置,结构的精准判断,以及南北派的规矩和令人啼笑的两派互看不顺眼的历史,着实让无数人为之一笑。
同时,那些盗墓名词,洛阳铲、粽子以及盗墓相关东西让人看了不明觉厉。
在这个网络时代,几乎什么东西都被写过了,特别是恐怖灵异小说这方面,各种稀奇古怪的故事都有人写,而且也火过了。
一些传统的灵异小说,靠得是调动读者的快感和爽敢,其实说起什么恐怖,大多都晓得后面是什么。
比如像江月的《子夜残魂》,描写着几个大学生,在一栋教学楼,不断被残魂缠绕,带入到生活当中。这样的小说最多也是靠着技术布置一下恐怖氛围,没什么新意,读过后也就那样。
而《盗墓笔记》就不同了,盗墓小说第一次进入人们视野,除开了新奇之外,还因为对盗墓完全不了解,有一种好奇心,其中很多东西不明觉厉,感觉自己好似见长了许多知识。
“我嘞个去,盗墓还分派别,整出了一个文化?”
“感觉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