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这边更是愤愤不平,长环道者道:“圣人当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如他这般说,圣人不是成了愚弄世人的小人了?”
肖逸既定下了“我欲成圣”的目标,对圣人之道颇有研究。这时听来,却与众人想法不同。暗忖道:“圣人亦是凡人之躯,像万先生所说的那种无欲无求、一心为公的圣人,万世不见其一,几乎不存于世。古往今来的圣人,也多是道德过人,善于教化之辈,与万先生口中的真正圣人仍有一定差距,只能称其为伪圣人。”
“而伪圣人想要治世,就不得不采取一些手段,其实质与那林月河所说应无二致。再者,人性本恶,总有不服道德教化者,即便那真正的圣人也须用些策略才行。”
想到此处,肖逸长长吁了口气,叹道:“如此说来,圣人也并非我们想象中的那般圣洁啊。”
果然,如其所想,那林月河已讲道:“万物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弛或张。是故圣人一守司其门户,审察其所先后,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乃可捭,乃可阖。如此,方可为万事之先也。”
肖逸点头道:“不错,圣人唯有度量世人优劣长短,而后运用纵横之术,方可令世人诚服。自然之道,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