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修真小说 > 九州造化 > 章节目录 第444章 论道(四)
道:“三家之道,多有相悖,让其紧挨着论道,岂不明摆着挑事吗?”

    长清道者却道:“百家论道,从来便是针锋相对,直指对方死穴进行抨击。若不然,又怎能促进各家不断进步,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呢?”

    肖逸受教,道:“师父说的极是,倒是弟子目光狭隘了。”

    果然,只听那韩离口若悬河,不停指责墨儒弊病。墨家“以怨报怨”,刚才儒家已指出了其不当之处。按说,儒家“以直报怨”亦提倡以法规报怨,与法家依法决断类似。但是韩离仍不认同,认为对于施怨之人应当予以重刑。

    法家认为,人性本恶,若不予以重刑,便起不到威慑作用,世间也就永远无法断绝仇怨之事。唯有以重刑威慑,方能以绝后患。

    而且,法家对于“以德报德”也有不满,说道:“德有轻重厚薄之分,人施我以德,我还之以德,看似公平,其实二德绝不对等,并不公平。世间并无完全对等之德,正好可以相报。人施以厚,我还之以薄。我曰,德以报矣。但人却不以为然,认为德有余之,尚未报完。如此,德便可能转化为怨。若人施以薄,我还之以厚。我却感到不公,其理如一。是以,报德亦应依法。并依法重赏,倡导世人施德。长此以往,人人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