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法家却言,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二家截然不同。但是,儒家又言,性相近,习相远。法家亦言,礼仪之化,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二家其论虽悖,但结论却是一致,认为天下欲治,教化必不可少。”
百家无不重视教化之功,是以纷纷点头认同,但是心中疑惑未解,仍不知肖逸欲言何方。
只听肖逸道:“人之所以能作为万物之灵长,异于禽兽,全赖教化之功。可是,至此,肖逸不得不先行申明:肖逸所说之教化,与诸家所行之教化又自不同。诸家之教化,乃是有所图之教化。而肖逸所说之教化,乃是无所图之教化。”
闻者更觉迷茫,不知这“有所图”和“无所图”所指为何。
肖逸进而解释道:“诸家教化,除了育民之外,还有弘扬自家道法之意,此谓‘有所图’。百姓一旦受教,便入了各家图谋之彀。其一生,将深受其影响。此等教化,不能称不好,但是对于人类未来之衍化,却大有限制。”
“人,乃自然之人,生性活脱,思 想不一。正因为此,才有了当今百家争鸣之思 潮。可是,我等不是为了传扬自家之道,就自小限制人之思 维,将后人思 想永远禁锢在当前已有的百家思 想之中。”
“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