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勇者不惧。这等境界乃是儒家学问的大成之境。可以说,他起步就比别人高了无数个等次。
智仁勇所体现的,正是儒家的中正仁义。
当时,肖逸饱受铭浩、静灵戕害同门的打击,正值迷茫之际,突然接触到了儒家的中正仁义,内心霍然开朗,深以为然。
而且,当时他冒死相救儒家三人,知行合一,其行径也正好附和其心境,从而才能在观看天地奇景时,引动内在精神 ,突然领悟了浩然正气。
简而言之,肖逸领悟浩然正气,凭得是内心的中正之气。而非如同普通弟子一般,从格物中领悟。
格物与中正,相差了不知几千万里。
而后,肖逸不断思 索天下之事,追寻治世之道,其思 想境界之高,已然远一些名门大家。而后,他更是暗下决心,为开创太平盛德之世,踏上“我要成圣”之路。
尤其是百家论道之时,将诸道融会贯通,找到了开创太平盛德之世的法门,使得“我要成圣”不再是一个模糊的梦想。
这所有的一切,已非今日的突破做好了十足准备。
而他之所以一直困到修身之境,无法得以提升,乃是在修身之境时,遇到了“自省”这一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