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对冲 > 正文 第四十二章:水深了(1)
,当时《华沙条约》各国没一个能提供,不过苏联专家实地考察后认为中国最南端有发展橡胶种植的气候条件。

    为打破经济封锁保证内需同时也供应社会主义阵营,中国决定大力发展橡胶产业,从52年开始,在苏联资金和技术提供下,建设起两大天然橡胶生产基地——海南和云南热区。橡胶和石油一样,在随后一段时间里摆脱了需进口的局面,甚至还有余力出口。

    改革开放尤其进入经济快速发展的90年代,橡胶和原油一样,国内产量早就不够使用,需要大量进口,由于泰国烟片胶质量更有优势,为防止冲击国内市场,对进口橡胶专门设立配额管理制度,只允许采购国产胶不够部分的缺口,不允许国内外自由竞争,该制度也同步用于棉花、白糖等大宗物资上。

    由此,国内棉花、橡胶、白糖一直都高于国际市场价格,一张小小的进口配额批文就代表着大笔利润,只要能搞到批文,不需要你有资金,也不需要你懂贸易,马上有人会把一切都搞定并给你塞钱,这就是8、90年代官倒和批条经济的由来,很多官二代依靠权力赚得盆满钵满,当国内一户人家一年都赚不到1万块钱时,他们早已开上了售价100多万的大奔驰。

    出于反对官倒和特权等想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