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这民间的借贷,利息多么夸张。而民间借贷,如此高的利息,还有人贷的原因,是因为公廨没有钱放贷。民部每年都入不敷出,哪有钱放出去啊!
讽刺的是,在唐朝,贷款的人基本都是贫民百姓。若不是实在维持不了生活了,谁会去借贷呀?
在唐朝,百姓一旦借贷,基本就是永世不能翻身,除了卖儿卖女卖地卖身为奴之外,就只有逃亡一条路了。
长孙皇后听到李牧说要放贷,以为他把目标锁定在了贫民百姓的身上,心中自然不喜了。
李牧是做过功课的,猜到了长孙皇后会是这种反应,不慌不忙,解释道:“皇后误会了臣的意思 ,臣说的放贷,不是放贷给贫民,而是放贷给门阀世家,至少也得是个大户。”
“放贷给他们?”长孙皇后皱眉,道:“这些人都不缺钱,如何会借贷?”
“因为他们手里那点钱,做不成事情,所以他们必须得借钱。”面对长孙皇后,李牧不敢过于吊胃口,赶紧解释道:“前些日子,组建大唐盐业和大唐矿业之时,臣见识到了各门阀世家的踊跃。不少人因为没能入股,甚至以头抢地,来求臣通融。但是股份有限,臣无法通融,就想着是否能想出一个办法来,帮一帮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