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法》篇给予李世民印象最深的是结语文章中的“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惜死,何患天下不太平?”
这句话是岳飞说的,历史上赵构问岳飞,什么时候天下可定。岳飞毫不犹豫的回答“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惜死,何患天下不太平。”
柴令武将这话引入书中,让李世民感受良多。
虽然是简单的一句话,但却道出了最关键的问题所在。
文官掌百姓生计,武将保家卫国。若是大唐文武彼此能够做到不爱财、不惜死,大唐江山将会千秋永固。
而反对分裂国家领土主权、定位与惩治卖国贼的、弘扬民族气节第二篇——《锄奸法》,震撼李世民的是结语中的“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臣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这是什么?
是万丈雄心、铮铮铁骨、豪情壮志的宣言。
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脊梁与气节,这个国家可能穷,也可能很腐朽,但这个国家在困难时,却爆发出甘心效死、玉石俱焚的浩气长存的凝聚力。
“若是树起这巍巍大唐的铮铮傲骨、若是真的做到如此地步,大唐将会是怎样一个震古烁今的国度?若是真的做到如此地步,那我李世民,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