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启航,请喜欢本书的朋友们,以推荐票、收藏支持)
搞定了‘义务教育’,大唐君臣接下来对《法律》前三篇的条条款款一一商议。
这些没有涉及太多世族利益的条例,反而没有柴令武说话的余地了。
因为对于他的条文,满朝文武来来去去的都是赞叹声,个别有争议的条例还没有等他开口解释。
房玄龄、长孙无忌、魏征、孔颖达、虞世南、岑文本、于志宁这些名臣干吏就给挡回去了。
一般来说,每一种新制度的诞生都会引起争论。但是柴令武的制度,已经在历史的实践与辩论中,已经弥补了所存在的不足,想要找碴,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面对着柴令武编写的《法律》,即便是长孙无忌这种律法奇才,也挑不出任何的毛病,只能沉着脸暗自焦虑,他发现自己研究律法数十载,还比不上柴令武这个自诩是天才的毛头小子。
更悲催的是,他发现柴令武任何一条制度都比他想象中的高明无数倍,连辩驳的机会也没有。
李世民见大家议论完前三篇,尤是意尤未尽、干劲十足,高兴之下,索性将另十二篇也拿出来,让人一条一款的念出来,然后依次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