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au;远日点距离:5.458104 au;平均轨道参数:13.07 千米/秒米……
这应该是关于木星的数据,是木星的轨道参数,难道电子星际间谍仅仅捕获了人类已知的内容?接受前两次的教训,大家都保持着足够的冷静与克制,没谁说话,也没谁气馁。
参数一项项显示完毕后,其中的几行数字由白转红,并被系统放大,仿佛一群跳舞的字符,终于从它们中推出了领舞者。
“那是距离木星一端较近的小行星带里,柯克伍德空隙的位置。数值应该是来自某一大型光化物体的三维坐标!”不久后,一位专家读懂了被放大数据的意思 ,忍不住惊叹出声。
有价值的信息出现了,人们难以置信地彼此对视,确定这一刻他们都是清醒的,肯定不是在梦中。
无需上级分配任务,工作人员就心照不宣地又开始忙碌。涂画着各种复杂计算公式的纸片,在一张张办公桌间传递,它们替代嘴巴在人与人之间进行着无声的交流。
天体物理实验室的解析,与三维坐标的计算转换工作同步进行,当一位总工程师高声宣布“算出来了”时,阴极射线管竟又投射出一段残缺的,给破译成了中文的文字:从~站-~输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