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率论就想构建一套比较完备的框架用来描述最能服务于理性推断这一目的的“猜的过程”。
因此,在贝叶斯框架下,同一件事情对于知情者而言就是”确定事件”,对于不知情者而言就是”随机事件”,随机性并不源于事件本身是否发生,而只是描述观察者对该事件的知识状态。
总的来说,
频率学派试图描述的是“事物本体”,
而贝叶斯学派试图描述的是观察者知识状态在新的观测发生后如何更新。
举个栗子:打麻将
只计算还剩什么牌来决策的就是频率学派,
而不光看下面有什么牌,还看这个牌是谁打出的,什么时候打出的,这个人打出所有牌友什么联系的,就是贝叶斯学派。
比如现在你需要一个五万才能胡牌,你看了看桌面上一个五万都没有,所以你想当然的认为在剩下没有亮出的每一张牌是五万的概率是4/n,n为剩下没有亮出的麻将牌数。这种认为某种期望始终存在且不变的方法就是频率学派。
但是其实某个人全程高能的打条子和饼子,而且偶然打出三万和七万,那么虽然你没有看到亮出的五万也可以猜测他手里至少应该有一张。但是你摸到五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