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迟先,一见面就把三千五百万转给了他,告诉他明天就能把钱凑齐,让他先垫付三千五百万,今天就把那百分之四十的股权拿下,以免夜长梦多。
郝俊没有让他打收条,毕竟他还要冒着风险垫付三千五百万,而且他也没有胆子、没有必要和自己作对。
迟先立刻推掉了其它事情,约见一直盘桓在昌阳的以临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为首的融资团。
融资团匆匆赶来了,当面确认迟先要收购那百分之四十的股权时,连声致歉。
原来,他们一直没奢望迟先会有这么大的手笔,因为几乎没有大老板看好临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前景了,所以刚开始的时候才坚持一次性转让百分之四十的股权。
通常情况下,谁想接盘也得慎重一些,自然而然的,就会产生控制投资规模、规避一定风险的说法,他们就会顺理成章的推出百分之二十四和百分之十六的两份股权,任由迟先选择一份,会很容易成交的。即便是迟先原本没打算真正接手,或者借口投资太多而想中止磋商,也有可能因为投资规模骤减而动心。
其实,那百分之四十的股权本来就分属于两个老外,他们是亲兄弟,哥哥拥有百分之二十四的股权,弟弟只拥有百分之十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