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新起来的流量鲜肉发布作品都是赔钱的。
所以,唱片公司推出的小鲜肉都会签下很长年限的经纪约,其中还有诸多苛刻无比的条件,为的就是将其身上的流量价值榨干。
沈长卫不好说这种模式的好坏。
站在资本家的立场上,这是好的,是进步的。
因为公司有了一种可以稳定的流水线式的盈利模式,只要能炒作起来流量,就稳赚不赔,就会吸引大批的脑残粉等着被收割,不会像以前精心培养一位歌手有可能会出道失败,浪费诸多资源和精力,而且会对几位大牌歌手产生依赖。
有了稳定的流水线盈利模式,公司就不会对某几位大牌歌手产生依赖,能源源不断的推出一位又一位流量歌手,一次签约几十个练习生。能火一个就是大赚。
而站在音乐艺术家的位置上来说,沈长卫对这种模式很担忧。
因为,如此长期下去,这样会磨灭真正音乐人的创作热情,会消磨整个音乐圈子的创造力。
大家都学着炒作流量去了,根本不好好用心去学习技能和创作作品了!
这几年已经有这种苗头了。
大量垃圾作品充斥在市场上,有诸多脑残粉丝买单,流量歌手和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