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和九十年代初期这段时间里,纺织品配额是共和国的中央电视台上出现频率非常高的词汇,伴随着纺织品配额经常出现在电视新闻中的,还有关贸总协定谈判、乌拉圭回合等后世共和国经济界耳熟能详的词汇。
早在1986年,共和国赖以完成原始积累,日后横扫全球的轻工纺织行业已经露出滴血的獠牙,只是限于欧美市场的配额限制,产能得不到有效的释放,就算如此纺织行业创汇能力,每年仍然占到共和国出口创汇总额的三分之一以上。
梁远把柏林联合超级市场商品的售价基本都是乘以国内进货价格的15倍左右,一件国内40元成本的半大羽绒服,梁远直接在柏林联合超级市场定价为600东德马克,按照1988年的官方汇率,换成联邦德国马克的话相当150西德马克。
由于东德马克购买力不强,若是民间黑市兑换的话,最多100西德马克就可以换到600东德马克。而在联邦德国境内,一件同款的羽绒服至少要卖到200至300西德马克之间,这里边的利润已经可以用逆天来形容了。
而由于历史性的原因,联邦德国为了展示自身的优越性,促使民主德国的国民失去信心,一贯大义凛然的强调要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