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工业之动力帝国 > 章节目录 第207章 智商税 十八
    八十年代,香港的修造船业相当发达,别说日后的共和国,哪怕是此时此刻的韩国和新加坡都不敢说在船舶工业方面稳胜香港。

    此时香港存在着多达300家以上的修造船企业,拖船、驳船的制造水准在国际上也是一流,拥有一大批船舶、机电、钢结构、航运等方面的优秀人才。

    不过,相比新加坡、韩国政府为造船企业所提供的土地、政策、资金等种种优惠相比,由于港英政府有意去工业化和香港金融地产行业占据了大部分资源的缘故,此时的香港修造船业可以说正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事实上若无梁远介入,在九十年代怡和掀起的企业迁册大潮中,香港造船业的人员、资金转移得最为彻底,一部分北上大陆,其余的要么去了新加坡、韩国,要么转行或者破产。

    日后新加坡高度发达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能力,可以说相当程度上是站在香港船舶行业的尸骨上崛起的。

    梁远收购怡和之后,虽然怡和香港业务没有大型的修造船厂,不过怡和太平洋旗下的怡和船务却是香港知名的航运服务企业,和香港造船产业之间的关联相当密切。

    因为一头撞入了透平产业的缘故,梁远琢磨海洋问题已经许久了,若非F14战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