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工业之动力帝国 > 章节目录 第131章 风雨汇江南 (三十六)
下的破坏性实验。

    1990年,百万倍高精度电子显微镜的价格不会低于40万美元,聚碳酸酯的破坏实验每做一次都是一小时起步,也就是说哪怕设备不休人轮换的上人海战术,一天也就能做10个实验,除去必须的设备维护,一年顶天做3000次实验,这还是指这台电镜全都给聚碳酸酯研发组专用。

    算上梁远给东大开挂的那台百万倍反射式电子显微镜,目前共和国全境百万倍电子显微镜还不到十台。

    九十年代,在海外,每年冒出来的改性聚碳酸酯全新牌号超过300个,相关从业实验室超过6000个。

    有些数字简单到用四则混合运算,都能算出来那种几乎无可抵挡的绝望感。

    梁远穿过来之前,曾有专家宣布我们在材料领域已经达到美国的30云云,其实是扯淡的,那只是单纯的代指金属领域而已。

    如果统计金属、非金属全材料领域,共和国的实验积累还不到美国的10,假如在算上英、日、法、德,差距更大得无法描述。

    用个简单的比喻,材料积累可以视之为即时战略游戏里的地图迷雾,如果美国是地图亮了百分之七十的话,我们只亮了不到百分之十,如果美国加上盟友地图亮了百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