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哪里还有廉价劳动力生存的空间和余地,这可真涉及到共和国的国运和国策了。
“交通工具的无人驾驶,几乎所有民用商品的自动化生产线都能进化成全自动的无人工厂,只有智能机器人存在的无人银行,无人商店。”
“人坐在家里,对着电脑屏幕动动手指,可以买到全国的货物,类似邮政的投递业务会开办送货上门业务,投递员将被运行在低空的无人直升机所取代。”
“道路施工,楼宇建筑将采用工厂流水线模块化生产,几十人规模的团队,从第一锹土开始,七天时间可以交付一栋二十层以上的高层建筑,千人规模的团队,一年时间足够修建一条沪城到京城的高速公路。”
“无数机械性、重复性的低技能工作,都将被机器所取代,没知识,连被剥削都机会都不会有,将永远在竞争的最底层徘徊。”
梁远也没客气,直接把二十年后已经开始实验的某些前沿技术拿来说事。
虽然有点吓唬人的嫌疑,但不营造点要死的紧迫感,改革的动力怎么会充足,在出卖廉价劳动力的道路上安逸久了,不但向上爬的动力没了,最糟糕的是看到有人向上爬,却拼命的扯着后腿。
二十年后,海外社会精英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