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网络中去,做完这些,这个庞大的网络也仅仅是刚刚开始而已。
梁远拿着路局信号厂起草的那份薄薄的开发计划。看得直摇头。
路局信号厂只是简单的罗列了地面信号机和电动转辙机换成芯片控制后。在使用成本和可靠性上的种种好处,然后又大幅的介绍了铁道研究院于84年,在南京梅山铁矿地下运输线投入使用的计算机联锁系统,打算在未来把新型信号机和转辙机,同梅山铁矿那套系统整合到一,构筑全新的铁路信号管理系统。
对未来有着清晰认知的梁远,却知道路局信号厂这份开发计划大约和玩笑差不多。
中国铁路系统的进步始于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铁路行车事故“杨庄惨案”,1978年,陇海东线兰考县杨庄车站附近,由西安开往徐州方向的368次列车与南京至西宁的87次列车发生相撞。事故死亡106人,轻伤171人,重伤47人。
事故的原因就是368次列车的两位正副司机,马相臣、阎景发接近兰考站时同时睡熟。本该在兰考车站待避的368次越过血红色的出站信号机,冲出了兰考,最终“无人驾驶”的368次在杨庄车站同87相撞。
事故发生后全球震惊,由于时值改革开放的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