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类似的盛京电缆厂从一厂排到了九厂,机床厂从机床一到机床五,纺织从一到四。类似的厂子数不胜数,可以说整个盛京六百万人口从建国伊始就开始执行计划经济,为盛京大大小小的工业企业服务,轻飘飘的一句转化为市场经济谈何容易。
国家只给了一个市场经济的口号,却没有给予任何政策上的优惠。所有工业企业的利润照常上缴,税赋半分不减,一边要保证上缴利税,一边要完成市场化改造,付启立感觉压力是极大的。
在担任副市长期间,付启立对全市的工业企业情况十分了解。从八五年过后,盛京大大小小的国有企业盈利数据开始急速下降,平均盈利水平已经从八十年代初期的百分之十以上,下降到百分之五以下,很大一部分企业开始出现亏损,很大一部分企业在盈亏水平线上徘徊。
对于以工业为立市之基础的盛京市来说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更重要的是政策上的迷茫,中央除了提出改革的大方向之外,任何执行的性的指导文件都没有下达,可以说在国有企业改革上处处是雷区,制度问题,产权问题,职工问题,公有私有问题,全是宪法上极其敏感的问题,稍有不慎政治前途完蛋都是轻的。
不改革,按照国企的发展趋势大面积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