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朝之前,筷子都是叫“挟”。
不过春秋时期,各国文字不同,写法就有点差别,《礼记》把筷子称为挟,《管子》上却把提手旁换成了木字边。
虽然部首不同,但强调的内容却都是“夹”,充分说明春秋人给这两根小棍取名字的时候,强调的是它的实际用途,简单明了。
不过许多人都不知道,《周礼》的餐桌礼仪中,并不提倡使用筷子。
《礼记》上明确要求:“羹之有菜者用挟,无菜者不用挟。”
这句话的意思 是:有菜的时候用筷子,没菜的时候不用筷子。
还有“饭黍毋以挟”,即吃小米饭的时候不要用筷子,因为小米饭是一种可以祭祀天地的高贵食物,筷子这种东西是配不上它的,能够配上小米饭的只有“匕”,即匙子。
所以其实华夏老祖宗吃饭的时候,就跟后世吃西餐一样,一手拿着筷子,一手拿着勺子,吃菜的时候用筷子去夹,吃饭的时候用匙子舀。
但罗长风可不管这些破规矩,什么周礼,什么仪节,在他眼中就是狗屁,怎么方便怎么来,从他不让阿青学礼仪便可看出一二。
看着罗长风夫妇俩的动作,四名剑士与许多甲士都围了过来,其实最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