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万钱、及足够装备十万军的铠甲和武器的事情,急吼吼的跑回邺城,也向袁绍讨要。
都是袁绍的儿子。
官渡之战中,虽然败了,也立下了汗马功劳。
凭什么袁熙能得到重赏,他们却被袁绍派去的人斥责了一番?
受到如此不公平的待遇,袁谭和袁尚当然不干了。而且,他们有众多的世家支持,朝中的言官们,也为他们说话。
他们有能力挽回不利的局势。
刺史府中。
谋士们吵了起来。
袁绍再一次的偏袒袁熙:“不管治军、治国,都讲究赏罚分明。熙儿几次救我于危难,俘虏曹仁、李典、于禁、乐进等,功勋卓著,应该得到奖赏。你们两兄弟虽有汗马之功,却是屡战屡败,我没有惩治你们,已经是格外的开恩,还敢向我邀功吗?”
“父亲立二弟为世子,已是重赏,现在又...。”
袁谭据理力争。
作为袁绍的大公子,本该继承袁绍的基业,却被袁熙抢了去。青州军击败了臧霸的徐州军,也算是立了大功,却毫无奖赏。
袁尚的并州军作为官渡之战的先锋,伤亡惨重,也毫无补给。
如果袁绍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