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有摆上曲谱,因为所有的《巴赫》都在他脑袋里装着。
《巴赫》第二首,开始!
一段流畅的旋律从他手底下飞了出来,只是这个开场,就让那位李伟同学蓦然瞪大了眼睛。
我曹!这还怎么点评?
这旋律……这旋律……好像有点无敌啊……
在座的全都是识货的,别看李伟同学自己编曲问题多多,但是说到音乐鉴赏和钢琴演奏,在座所有人都妥妥的登堂入室,到了“音乐家”的境界,毕竟是秦明的亲传弟子,再差还能差到哪儿去?
然而《巴赫》这四十八首曲目,牛逼的地方就正在于,你越是内行,越是高手,你就越是能体会到它的强悍之处。
如果换了一个外行听众,或许他会觉得《巴赫》还不如《野蜂飞舞》这种小巧之作,毕竟他们更喜欢看的是炫技,但是对于已经在音乐专业读到博士高度的内行们来说,《巴赫》就真的有点可怕了。
来,先让我们看看在梦境世界里,音乐家们是如何评价《巴赫十二平均律》的吧。
“十二平均律听起来简单,但实际上无论从音乐还是从技术上来说都很复杂。比如手指对各声部层次对比的控制力,旋律线条走向的把握,乐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