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则可制成肥料、沼气等。”
专家还表示,“湿垃圾分出量是检验垃圾分类成果的重要指标之一。垃圾分类后,有回收价值的东西将不再被湿垃圾污染,干垃圾焚烧成本降低,湿垃圾则可制成肥料、沼气等。此外,干垃圾中混有湿垃圾含量降低后,焚烧炉燃烧稳定性有了明显提高。湿垃圾分拣去除塑料袋等杂质后,经过粉碎、蒸煮、提油等步骤,被送入厌氧罐进行发酵产生沼气,每吨湿垃圾能产生沼气约80立方米,燃烧后可发电150千瓦时左右。”
上海在推进垃圾“定时定点”投放时,部分市民遇到一些实际困难,难免会有些抱怨。
如今,一些有利于垃圾分类的新发明不断涌现,新技术得到应用,不少网友直呼高手在民间。
“发明达人”王新德花费近10年,发明了一台8小时能分拣约50吨垃圾的自动垃圾分类机。这个分类机能将混合垃圾中的玻璃瓶、建筑垃圾或大骨头等硬质物、厨余垃圾、塑料袋分离。
上海浦东张江人工智能岛上,一款智能分类垃圾桶能将投入的垃圾进行自动检测分类,通过翻转设置将其投入相应垃圾桶。另一款智能垃圾桶则能实时监测干垃圾、可回收垃圾的满溢度,提示物业公司及时处置。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