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半部分。
不大,整个大厅有一百来个平方的样子,摆着几张破旧的餐桌,学生们会打了饭回去吃,也就偶尔有老师会坐在这里吃饭。
这会儿食堂已经准备开饭了,镶着白瓷砖的饭台上蓝色木框打饭口里摆着一排铝盆,做好的饭菜就摆在这里,老师学生凭学校的饭票打饭,米饭三毛,素菜五毛,荤菜一块,不贵,也算不上多便宜。八毛钱能吃饱,二三块钱能吃的不错。
在食堂人员疑惑的目光中,二红领着张兴明和小兵顺着打饭窗口看了一圈,小兵说:“食堂还行,和俺们学校也差不多,就是不知道好不好吃。”
二红说:“挺好的,能吃饱,咋也比家里炖的好吃。”
那年代农村家里做菜哪舍得放多少油啊,全靠水炖菜,又不舍得放味精,又没多少荤腥的。食堂这菜再差也是炒出来的,油就比一般人家里放的多些了,又有味精又有肉的,肯定就觉得比家里好吃。不像后世老百姓家里条件都好,啥都有,就会觉得食堂的东西越来越难吃。当然,后世一切向钱,变着法的压缩成本糊弄也是饭菜难吃的根本根源。
张兴明看了一圈也算放心了。88年到95年算是一个过渡期,整个教育系统默默的从教育工作者园丁为学生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