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东屋,屋里这会儿炕上炕下坐满了大姑娘小媳妇儿,炕上摆着一张炕桌,上面堆着瓜子花生喜糖苹果,地上炕上到处都是瓜子皮花生皮和糖纸果核,几个熊孩子挤上爬下的哭着喊着抢糖块。
进了屋,炕上炕下的人一阵闹哄,全是恭喜啥的套话,这也是个传统,闹屋子,其实也就是在物资不丰富的时候在精神上找找平衡,起码热闹,喜庆。
舅妈笑着答对了几句,说:“来,大伙帮帮忙,把东西给孩子分分带着吧,这屋得收拾一下放桌。”
有坐在炕里的岁数大点的就不乐意,这炕里坐着又暖和又舒服的多好啊。“哪有把喜桌摆公爹屋里的,净扯蛋,外头十来桌呢,够用,不用折腾。”
岁数小的就已经穿鞋弄孩子下炕了,当然,瓜子花生糖啥的肯定得把兜装满了,再拿两个大苹果。
舅妈说:“俺家老刘不是去县里了嘛,这县里领导得来,不好摆外头,就在这屋坐坐,等人走了你们再进来呗。快点他老婶,下炕穿鞋。”站到炕边笑着去扯那岁数大的。
岁数大的不情不愿嘟嘟囔囔的磨蹭着下了炕,抓几个苹果出去了。一群姑娘媳妇儿托儿带女的散去,老妈大姨几个上炕拾掇。那会儿被子都是叠了撂在箱子上,赶紧找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