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它扩建成了书院。由他出钱,让杨先生当书院山主,然后又请了外地来的教书先生教习。
不仅柴家子弟可以在此读书,城中适龄儿童,只要有想学的,交一些束脩就可以来读。家中贫穷的,可以先向柴家借些学费,等到今后成才,或者是赚钱了,再来偿还。柴家收取的利息很低,所以这成了造福乡里的一大善事。
这件事,当时胜州府也有过奖赏。
除去书院这件事,还有延祥县城中的取水问题,也是柴家所解决的。
延祥县坐落于山中,取水全靠山上大溪,但是有一年大旱,山中溪水枯竭。城中人用水成了难题。为了解决这事,县衙决定发动民夫,在山上挖掘水井。柴家第一个响应,捐出了一大笔钱,用于水井勘探和挖掘。
还有开设赈济院,收养孤寡;灾年开仓压米价,布施救济,等等等等。一桩桩一件件,小二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虽然李沐知道这种事情,宁家在整个胜州明里暗地里做得更多,但是对于柴家的义举也是抑制不住赞赏。
易凡也在一旁叹道:“那可真是大家大少里面的奇葩了。”他这话一说,发现小二竟然是有些不悦。易凡倒是惊奇,没想到一个小二也会这么维护那柴家大少柴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