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安亦斐也知道,美国民众对华夏认知度很低。在互联网还没出现的八十年代,许多欧美民众接收到的是来自报纸电视的、戴着有色眼镜的消息。很多人对华人的认知,甚至还停留在拖着猪尾巴辫子、面黄肌瘦的印象当中。
随着高得建等一批影视人的红火,安亦斐也不可能任由他们逐渐荒废在不间断的拍片中。内地对于欧美的印象,大多不也是来自后来逐渐扩散的影视剧吗?
“先生,虽然我们的电视网做了很多努力,可还是有些欧美人不理解我们的文化和习惯。阿建他们确实是红了,但不代表我们香港电影的理念被接受。这是个难以克制的障碍”
导演吴雨森在凤凰影视和梦工厂有些年了,清楚自己老板想做什么,难得他终于静下来,重视起电影这块,所以第一个发言,说出内心的担忧。
高得建和其他五名当初被安亦斐选出的大个子们,最后拒绝了“高家班”的称呼,称自己为“安家班”,见安亦斐注视着自己等人,当然依旧是小头领似的高得建说话。
“斐哥,我们很感激,在您的扶持下,走到了人生顶点。可随着不断拍片、再拍片,却觉得失去了人生的目标。不知道这样下去是为了什么。如今我们都不缺钱,但总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