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识,精通法律是为学识,精通兵法是为学识,精通农作是为学识唯独这吟诗作对,玩物而已。”赵离道。
“倒也不能这么说,若人人只学政治法律,兵法农作,那这世间未免也太没趣了。阁下虽然不喜欢诗词,想来也有无聊的时候,是不是要找点乐子打发时间。”季阳微笑道。
“所以我才说,诗词歌赋只是玩物而已。”赵离道。
“听得出赵公子胸怀大志,不屑于玩物,不过会玩不代表不懂正事。当朝礼部尚书苏轼,便是一位博学之人,厅堂之中可以吟诗作对,朝堂之上可以理事。”季阳道。
想起中秋诗词,人们最熟悉的自然是苏轼的水调歌头。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打动了不知多少人,便是不懂诗词的都能听出些许味道来。
谁知赵离却是冷哼一声,不屑道:“苏轼虽然博学,但是他想法陈旧不懂变通,又妇人之仁毫无见地,当真是白学了那么多年。”
季阳神色一动,说道:“那我倒是不清楚,听阁下所言,似乎很了解朝中大臣。”他早就猜测赵离的身份,于是言语之中稍微试探了一下。
“道听途说,略知一二。”赵离干笑一声。
“呵呵,是吗。”季阳转回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