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看到没穿衣服小妇人,还是拒绝郭府联婚的提议,所以故意用力拍打自己。
那么老,手臂还那么有力,对了,郭老头整天去郭氏书院扫地,成不了传说中的扫地僧,估计臂力还是很可观。
客套过后,开始步入正题,郑鹏在郭可棠的带领下,进入一个临时用木板搭成的大工棚,里面已经有几个工匠在等着自己了。
里面的工匠,都是郭府的家奴,看到主人来,又是一番礼仪和介绍,最后郭家三人,包括郭可棠都站在一边,全场交由郑鹏处理。
按郑鹏的要求,工匠有铁匠、木匠、泥瓦匠和雕板匠,为首的人叫胡三,精通雕板和泥瓦,对木工也有涉猎,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工匠。
胡三年约四十,正是处在匠师的黄金时期,听完郑鹏对活字印刷的设想后,不由眼前一亮,对郑鹏行了一个礼,一脸恭敬地说:“公子大才,这主意实在太精妙了。”
“老胡,依你看,这法能凑效吗?”郑鹏开口问道。
“可行”老胡很认真地点点头,一脸兴奋地说:“郑公子,完全可行,小的现在都可以做得出来,只要找一个最合适的方案,就能大规模地印刷了。”
郑鹏的法子,不仅可以极大节约雕刻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