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公公,请。”
两人很有默契地没说正事,只是吃吃喝喝,谈谈昨晚的事,说一些趣闻笑话,一时笑声不绝于耳。
酒过三巡,味过五番,吃得差不多了,钱公公开口说:“郑公子,不知最近有什么打算?”
戏肉来了。
郑鹏有些漫不经心地说:“也没什么打算,就是到处游历一下,长安繁华如烟,于是留下来,好好体验京师的繁华再说。”
的确很会体验,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在平康坊留下“玉面判官”的绰号,钱公公有些欣赏地看了郑鹏一眼,内心竟隐隐有种羡慕的感觉。
自己像郑鹏这么大的时候,因为家贫不得己入宫当了太监,那时的自己,贫困潦倒,要什么没什么,不像郑鹏,年纪轻轻就名满天下,不知多少女子暗地里为他倾心。
教坊里不少姑娘,经常诵读郑鹏的诗句,昨晚周会首的寿宴结束后,今天一大早,郑鹏那首《赠薰儿姑娘》就传遍了整个教坊,有的姑娘还把那首诗绣在自己贴身的手绢上。
“郑公子,就没打算考科举?长安有大唐最好的学府、最好的大儒,为什么不在这里求学呢?”
“钱公公说的是国子监吧”郑鹏有些洒脱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