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什么钱,主要是材料和匠师的工钱,有这五千贯,就是起二座全新的、体面的大宅子都够了,不用说现在仅是修耸和翻新一下。
郑鹏点点头,把声音提高八度说:“族学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不仅要办好,还要长期办,每年都要出钱,有些麻烦,也有不稳定性,这样吧,我出一笔钱,购买土地,土地租出去,所得的租子用作资办族学专用,对了,要是族中有人要租种,租子也可以少收一些,这样一举二得,三叔,你见识多,算一下要买多少土地,才能供养得起族学。”
郑元兴行商,最精于计算,闻言低头算了一下,很快得出答案:“族长,至少要二百亩才能维持开销。”
要请有名的先生,还要承包书籍、文房四宝这样,开销可不小,起码要二百亩才能维持。
当然,郑元兴也有自己的小算盘:反正不是自己出钱,郑鹏说了自己出,反正预算充足一点好,说不定再过几年,元城郑氏人丁兴旺起来,到时人数更多。
郑鹏斩钉截铁地说:”那就宽裕一些,我出钱置三百亩的水田,这些水田全部归公,所得的租子全用作资助族学专用,有余下的,也可以资助、奖励那些品学兼优的族中子弟。”
现在是盛世,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