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洋。
黄洋一看,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吃惊地说:“这,这不是胡闹吗,水泥是国之重器,皇上再三下令保密,郑副监竟然擅作主张,拿它去换俘,还跟吐蕃的人定了草议,太草率了吧。”
“杨御史”黄洋抱怨地说:“郑副监是年轻人,少不更事,容易冲动,再说他的结拜兄弟郭子仪落在吐蕃手里,这次参与谈判的库罗,又曾经是他的结拜兄弟,肯定清楚郑副监的性格和软肋,就算他不懂得避嫌,你也得提点他,看,他连协议都签了,这,这不是捅了大蒌子了吗。”
一比一换回被俘的将士,还让吐蕃赔偿,这些做得非常好,问题是郑鹏把水泥的配方也搭进去,这可是关乎到大唐千秋基业的大事,黄洋不光是急,连害怕的心都有。
弄不好,自己也受牵连。
杨基苦笑地说:“黄总管,皇上让我们全力配合郑副监你又不是不知道,他主动请缨,某也不能拒绝,对吧,真不知他会把配方都搭上,哎,愁人。”
“太愁人了,能不能重新谈过?”
“当然能,不过大唐的声誉就坏了,谁敢承担这个风险?”
黄洋沉吟一下,很快说道:“这事不能你我所能决定,郑副监是一个聪明人,相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