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五尺道”——这条官路宽度只有五尺,是秦国一般驰道的十分之一;另一条取道姚安,过金沙江、大渡河,走邛崃关入成都,这条道路出入横断山脉处有条清溪峡,广不盈丈,两岸壁立千仞,峡内溪流淙淙,是设关御敌之要津,古来兵家必争之地。
前节度使韦皋,曾特地修筑了一道清溪关,道路也就改名“清溪关道”,这道关,是西川的门户,古往兵书素有“清溪、邛崃二关破,则成都破矣”之说,韦皋曾在关前大破吐蕃,而这一回南诏入侵,走的也是这条清溪关道。
然世上的路有千条万条,堵塞了清溪关道,还有五尺道;堵塞了五尺道,还有不知名、不好走的崎岖山路、羊肠小道,就算什么路都堵住,还是有人会从没有路的地方走出路来,塞关断路,除了暴露自己的懦弱外,又能有什么用?
李德裕当然知道是什么人向天子出的馊主意,暖香翠帷间的宰相们以为仅凭巴蜀的重峦叠嶂就可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以为堵塞一座小小清溪关,就可以高枕无忧,那不过是匹夫见识,坐井观天罢了,所以李德裕只能请朝廷责令他们把自己的话写下来,留政事堂存档。
如果将来清溪关堵不住南诏的兵锋,追究罪责起来便使有案可查,李闵宗等一听要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