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案叫好,甚至有的茶馆里面的说书人也注意到了这篇文章,开始把这篇文章拿去稍作润饰,便开始在茶馆之中当做他们的新作品宣讲了起来。
如果说看报纸的人多是一些政界商界或者是读书人的专利的话,影响面还不够大,受众还显得有些太小太窄的话,那么说书人把这篇文章稍作改编,拿到茶馆之中当评书去说的时候,这影响力就更大了,很多茶馆里面的人都是一些平头百姓,这些平头百姓很多人不识字,但是却听得懂说书人说的评书。
而说书人虽然说书是为了混口饭吃,可是他们说的评书,却影响力相当大,中国人很长时间之内,绝大部分人是文盲,当然不可能看得懂什么圣贤书,但是他们却懂得什么叫做仁孝礼仪信,有他们自己的三观,说书人或者是唱戏的戏子通过说评书和各种戏曲,将这些仁孝礼仪信的观念,灌输给了那些不识字的平民,老百姓对这种形式的宣传,更加喜闻乐见。
所以当姚维明听说他的阻止行动没能收到应有的效果的时候,气的他脸色铁青,特别是听闻居然城内有些地方的茶馆的说书的,看到了这篇文章之后,都敏锐的抓住了卖点,开始把这篇文章改编成了评书,开始在重庆的茶馆里面说了起来,居然不少看客还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