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郑国而取名的?”江思 甜问道。
“不是的,郑市在那时候并不是叫这个名字,郑市是隋文帝开皇三年时将荥州改的名字,而当时郑国的政治中心却是郑市南边的新郑。
新郑在上古时期称为“有熊”,有熊你知道的吧。”
“嗯,有熊应该是轩辕皇帝的部落。”江思 甜回答。
“对,轩辕黄帝曾在此建都。帝喾(ku)时代,新郑为祝融氏之国。所以新郑又名祝融之墟,也称有熊之墟,为楚国先民的最早起源地。”
“那这样的话,楚国人的祖先且不是神 话传说里的火神 祝融了?”
“嗯,可以这么说的,不过关注祝融,其实并不是专指的神 话里的火神 ,而是三皇五帝时夏官火正的官名,与大司马是同义词。
历史上有多位著名的祝融被后世祭祀为火神 灶神 。祝融氏也是氏出多元的,历史上有颛顼(zhuan,xu)族祝融氏和炎帝族祝融氏。
而后来的楚国人,就是祝融氏的后代。
再后来,楚国人南迁重新建都,名为郢,所以楚国人也叫郢人。
‘班门弄斧’这个成语,原自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诗序》:‘操斧于班、郢之门,斯